
汨罗融媒体讯 (记者 周敏 通讯员 伏礼平)日前,在湖南汨罗援疆教师的组织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一中与汨罗市正则学校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联合举行“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体验端午习俗,喜迎传统佳节。
高昌一中活动现场
在高昌一中活动现场,孩子们通过镜头跟随正则学校的小主持人走进屈子祠参观,凭吊、缅怀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公元前278年,屈原怀沙自沉汨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汨罗江畔玉笥山上修建了屈子祠。到今天,屈子祠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汨罗的文化地标。
正则学子在屈子文化园诵读《离骚》
高昌一中的孩子诵读《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汨罗市屈子文化园活动现场,正则学校的孩子们身着传统服装,在小主持人的带领下,与高昌一中的孩子一起诵《离骚》,演《渔父》。跨越两千多年,相隔三千多公里,湘吐两地青少年学子通过一根细细的网线,手拉手、心贴心,共同感受屈子矢志不渝的求索精神,共叙民族团结情谊。
包粽子、做香囊、赛龙舟、点雄黄、插菖蒲、挂艾叶……
光阴荏苒,民风依旧。作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膜拜,见证着楚文化走向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过程。
包粽子
在屈子文化园师傅和高昌一中汨罗援疆教师的现场指导下,两地师生们围着长桌,折粽叶、填糯米、放红枣、封叶口、系棉绳,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粽子相继“诞生”;在香囊制作过程中,孩子们跟随老师飞针走线,缝布包、装艾草、串木珠、坠流苏,一个个小巧精致、寓意美好的香囊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乐趣。
做香囊
“通过这次活动,和湖南的小伙伴们一起参观了屈子祠,亲手包粽子、做香囊,使我对端午节这个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体会,虽然我们生活在祖国的边疆,但是我们的心依然紧紧地连在一起!”高昌一中学七年级2班学生穆妮热·卡得尔高兴地说。
2022年9月,汨罗共有5位教师参加首批教育部“组团式”教育援疆。援疆教师们牢记教育援疆、文化润疆使命,牢记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在今年5月初看望慰问援疆教师座谈会上指示要求,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传播屈原和端午传统文化,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铸牢新时代青少年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审:柳勤进
二审:游 岚
三审:杨剑波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2025年度岳阳市市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公告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三个维度,重温总书记讲述的抗战岁月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绍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
和总书记面对面 | 青山常在路更长
学习新语·抗战|铁军忠魂 永不褪色
学习手记 |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读懂“两山”理念的实践导向
看见美丽中国丨三江源20年蜕变:千湖归来 “中华水塔”焕新生
下载APP
分享到